钢渣微粉处理工艺
据了解,目前,传统钢渣球磨机由于能耗过高,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环保要求而逐步被淘汰,新型环保钢渣立磨成为广为接受的钢渣处理设备,其烘干热风由热风炉提供。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首先,将杂质、大块分离,并除铁后,由立式辊磨机进行粉磨,利用立磨热风炉提供的热气,实现的烘干兼粉磨过程,合格的微粉进入粉库即为成品。
其次,经料场地下皮带爬升至中转搂,中转搂设有振动筛将杂质及大块分离。中间经过电磁除铁器进行初步除铁。在中转搂下设置皮带输送机将筛除杂质及大块后的输送至配料仓。为防止非磁性金属块进入磨内,皮带机上设有金属探测器。配料仓底设有1台电子皮带秤。为防止堵仓,仓壁设两台振动器防止堵塞。
再次,经配料秤计量后,由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上设有电磁除铁器)送入粉磨车间。由仓来的物料经由液压三道锁风闸门喂入立磨内烘干、粉磨兼选粉,烘干热风由热风炉供给。立磨车间为立式辊磨粉磨系统,喂入立磨机的被磨辊在旋转的磨盘上被碾压,在一定负荷下被粉碎,粉磨后的被热风,即上升承载空气送入位于立磨上部的选粉机中,分选出粗粉和细粉。细粉(即成品)由空气送入袋收尘器收集,经由斜槽、提升机等输送设备运至粉库储存。磨内选粉机选出的粗粉落在磨盘上再次粉磨,为了节能和除铁,一部分粗粉由磨盘周边的溢流装置排出立磨经由循环物料斗提机、气动双路阀、干粉永磁筒式磁选机等再次除铁后送回立磨机内循环粉磨。废气经收尘后由排风机排入烟囱,其中较大部分作为循环风与热风炉产生的热风混合进入立磨烘干,其余部分排入大气。
每冶炼1吨生铁会产生0.25-0.3t的高炉渣和0.1-0.2t的钢渣。常见的矿渣粉比表在430-500,属于高细粉磨。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增加和对性能要求提高,对超细矿渣粉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大。为提高矿渣利用价值,拓展产品应用的领域,部分企业提出矿渣超细粉磨,比表需要达到600-800,对应的粒度为10微米以下,目前矿渣超细粉球磨加工存在产能较低的问题。鸿程HLMX系列超细立式磨粉机是桂林鸿程借鉴德国、日本、台湾技术,在HLM立式磨粉机的基础上,开发的适合我国超细微粉发展要求的大型超细立式磨粉设备,突破了高细粉加工产能瓶颈
桂林鸿程新开发小型超细立磨
【HLMX600超细立磨】是环辊磨的理想替代者
成品粒度:800-1250目
生产能力:1.2-2t/h 2um含量35-60%
技术特点:设备成套性强、用地少、产能高电耗低、成品质量好、无尘环保、烘干能力强,打破了传统超细磨无法研磨高硬度、高水分、高细度产品的格局
投资低
通过钢渣粉和部分矿粉的复合超细粉磨,可以获得性能超过S95矿粉的复合矿物掺合料,相当于把钢渣粉的价格提高到了矿粉的价格,增值显著。
以安徽铜陵为例:当地S95矿渣到厂价格为200元/吨,钢渣尾渣到厂价格50元/吨。钢渣尾渣与S95矿粉按5:5比例,经过立磨+超细球磨生产超细复合矿物掺合料,超细复合粉销售价格参照当地S95矿粉平均价格350元/吨。立磨生产成本按80元/吨计算,超细球磨生产成本按40元/吨计算。
成本计算:原材料成本=200×0.5+50×0.5=125元/吨;生产成本= 80+40=120元/吨;总成本=125+120=245元/吨
效益计算:利润=350-245=105元/吨
高炉渣综合利用现状
2008年前,高炉渣主要用于筑路骨料、建筑用砂石料、砌块、免烧砖等附加值较低领域。随着高炉渣处理技术、立磨技术及矿渣粉应用技术的完善,“十一五”期间矿渣微粉生产线在钢铁企业快速推广应用,矿渣以微粉(比表面积大于420m2/kg)形式等量替代水泥掺到高标号混凝土,以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据调研,2010年国内钢铁企业共建有100条大型矿渣粉生产线,矿渣粉产能5560万吨/年,消耗了国内约30%水淬渣。但仍有一部分钢铁企业将水淬渣直接出售给水泥企业或预拌混凝土企业与熟料、石膏等共同粉磨,由于水淬渣易磨性较熟料差,难以磨细至理想的细度,致使水淬渣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水淬渣在水泥中的掺量。“十二五”以来,国家严控新增粗钢产能形势下,钢铁企业积极推动多元产业的发展,加大废渣综合利用板块的投资,立磨矿渣粉生产线建设发展迅速,有力的推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截止2015年,钢铁企业投运245条矿渣粉生产线,矿渣粉产能约1.5亿吨,非钢铁企业投运180余条,产能8300万吨以上。生产的矿渣粉产品广泛应用于世博会场馆、国家体育馆、京沪高铁、宁杭城际铁路、广深港沿江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中。
下一条:纳米高岭土磨粉机好货源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