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处理生产线工艺
生产1吨钢——产生125-140KG钢渣,2018年钢渣产量1.21亿吨,钢渣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18年末,我国钢渣尾渣累计堆存量超18亿吨,占地20多万亩,造成严重的土地占用、污染与资源浪费。
针对钢渣回收再利用,目前,国际上通常采取热泼法处理钢渣,但是用水量大,须解决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问题,操作难度稍大。简单又综合环保的方法就是粉磨回收处理,即将钢渣预粉磨后,分别经过烘烤干燥,磁选筛分,磨细粉碎分级,湿法磁选分级,球团制造等工序,获得四种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即含铁量大于90%的可用于炼钢的废钢、用于炼铁的高品位铁精粉、用作水泥和混凝土高活性掺合料的钢渣微粉和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钢渣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桂林鸿程致力于提供工业废渣综合处理解决方案,在钢渣综合处理上进行探索,针对钢渣的原料特性,采用立磨作为主要粉磨设备,提出钢渣全流程的综合利用总包服务方案,演绎出从“废弃物”到“黄金山”,从钢铁“剩宴”到资源“盛宴”的钢渣变形记,助力钢铁企业实现钢渣“零排放”。
工艺流程:
钢铁厂炼钢产生的钢渣在出渣场所用渣罐进行盛装,倾翻装置将渣罐抱紧并移动渣罐,将钢渣倾倒至滚筒/热闷罐中,通过滚筒/热闷工艺对钢渣进行预处理,实现渣铁分离,同时激发钢渣的稳定性和活性;预处理后的钢渣经过振动给料筛筛除大块渣钢后,进入到破碎磁选系统,通过棒磨机对钢渣破碎除铁提纯;提纯之后的钢渣尾渣金属铁含量小于2%,细度小于10mm,其中金属料可进行回收返回钢铁厂进行烧结和炼钢;5mm以下的钢渣进入到粉磨系统,通过HLM系列钢渣立磨机进行粉磨,新型环保又,生产出来的钢渣粉比表面积为400-500㎡/kg,通过配比广泛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掺合料,实现钢渣的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实现了渣不离地的环保生产。
每冶炼1吨生铁会产生0.25-0.3t的高炉渣和0.1-0.2t的钢渣。常见的矿渣粉比表在430-500,属于高细粉磨。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增加和对性能要求提高,对超细矿渣粉的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大。为提高矿渣利用价值,拓展产品应用的领域,部分企业提出矿渣超细粉磨,比表需要达到600-800,对应的粒度为10微米以下,目前矿渣超细粉球磨加工存在产能较低的问题。鸿程HLMX系列超细立式磨粉机是桂林鸿程借鉴德国、日本、台湾技术,在HLM立式磨粉机的基础上,开发的适合我国超细微粉发展要求的大型超细立式磨粉设备,突破了高细粉加工产能瓶颈
桂林鸿程新开发小型超细立磨
【HLMX600超细立磨】是环辊磨的理想替代者
成品粒度:800-1250目
生产能力:1.2-2t/h 2um含量35-60%
技术特点:设备成套性强、用地少、产能高电耗低、成品质量好、无尘环保、烘干能力强,打破了传统超细磨无法研磨高硬度、高水分、高细度产品的格局
投资低
通过钢渣粉和部分矿粉的复合超细粉磨,可以获得性能超过S95矿粉的复合矿物掺合料,相当于把钢渣粉的价格提高到了矿粉的价格,增值显著。
以安徽铜陵为例:当地S95矿渣到厂价格为200元/吨,钢渣尾渣到厂价格50元/吨。钢渣尾渣与S95矿粉按5:5比例,经过立磨+超细球磨生产超细复合矿物掺合料,超细复合粉销售价格参照当地S95矿粉平均价格350元/吨。立磨生产成本按80元/吨计算,超细球磨生产成本按40元/吨计算。
成本计算:原材料成本=200×0.5+50×0.5=125元/吨;生产成本= 80+40=120元/吨;总成本=125+120=245元/吨
效益计算:利润=350-245=105元/吨
1 钢铁工业大宗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密集型工业。在钢铁生产中,每生产1吨粗钢约消耗0.7~0.8吨煤炭、1.5~1.65吨铁矿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等其他原料,同时排放大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根据产生界面的不同,固体废物主要有高炉渣、钢渣、含铁尘泥、环境尘泥、废旧耐材、自备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据初步测算,每年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8%。
2 钢铁工业主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进展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呈现一些特点:一是产生量大;二是由于钢铁生产环境界面复杂,固体废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如不同工序产生的含铁尘泥成分不同,冶炼不锈钢与普钢的钢渣成分不同等;三是钢铁生产企业多、集中度不高(具有粗钢冶炼能力企业500多家),单个企业对一些量小的固体废物种类难以规模经济利用。四是蕴含有价元素,有毒有害废物少,易于收集、运输、加工和处理,可作为原材料资源再利用。近年来,钢铁企业的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加大废渣处理投资,将过去直接抛弃或简单利用的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绝大多数固体废物得到了综合利用,尤其以冶金渣、含铁尘泥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上一条:年产120万吨钢渣微粉诚信企业